知乎「想法」设计全记录

 

「想法」是一款让用户更便捷地分享思考、观点和灵感的信息流产品,是知乎 2017 年推出的新功能

 

背景:

为什么做「想法」?

长久以来,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问答社区,都以「为知友提供更好的知识分享与交流平台」为产品的核心发展目标。问答、文章专栏构成了知乎核心的创作和讨论场景。为了让有价值的知识更好地创作、传播和沉淀,从 2016 年开始,知乎以知识为核心,在内容结构化、知识的版权保护与消费、多元的创作载体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拓展。

01

知乎原先的核心内容形式

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知友们在手机进行创作的习惯越来越高频。与此同时,我们观察到社区内出现了越来越多即时分享的短内容。这类内容虽然不是体系化的知识输出,但其内容本身在信息密度和构建有价值的讨论氛围方面,也有着不错的表现。比如:

02

越来越多即时分享的优质短内容

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这类分享之前,我们左右互搏地进行了很多次内部讨论,也请很多知友共同来讨论了现有的使用习惯和预期:以目前大家熟悉的短内容记录方式,会不会造成宠物和自拍刷屏?会不会因为碎片化,而增加信息噪声?……

 

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关系:

在知乎,大家通常从感兴趣的内容为起点,继而建立对人的关注或认同。这和封闭的微信社交圈、强调头部流量的微博完全不同。从社交分享的原动力讲,关注关系决定了分享的内容。 所以,我们推断,同样是即时创作和分享的工具,知友们的使用方式会有所不同。知乎有机会拓展一个新的分享有价值信息的场景。

03

和微信朋友圈、微博对比,知乎「想法」有不同的用户关系

 

挑战

在已有的社区功能中建立全新的内容创作 - 浏览 - 互动体验,这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。如何构建新的品牌?如何让人们了解这个产品是什么?如何更快地形成一个健康的「新场所」,并为人们带来价值?这些难题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。

 

我的角色

我在 2017-2018 年负责了整个「想法」产品的体验设计工作。我和 PM 一起探索产品的方向,制定规划,并负责体验设计,在不明朗的环境中寻找解决方法。

我使用原型验证方案的可行性,与内容运营、工程师合作,不断迭代这个产品,让内容以更好的方式呈现给人们,也不断探索如何让人们通过新产品分享自己的想法,获得更有意义的反馈。

 

 

开端:第一个 Demo 的诞生

在达成这个共识后,我们进行了一个大胆的试验——在移动端的「提问」和「回答」写入口旁边增加了「分享」功能。知友们不再需要特定一个场景或话题就能发布内容,发布的内容在首页流通。从试验结果来看:

04

「想法」的雏形:「写分享」

「分享」的撰写按钮放在首页顶部。虽然,一部分创作型用户率先开始使用「分享」,也贡献了优质内容。但是,通过观测数据和用户的反馈,这个产品在上线后的效果远低于预期,甚至有不少受访用户表示,根本没注意到这个新功能。后续曾尝试用提示来吸引用户,但效果也并不理想。

第一次设计冲刺

我们希望改善「分享」表现不佳的状况。我们重组了 Feature Team, 开始了一场设计冲刺。

在前期讨论中,我们列举了很多潜在的问题:

最终,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纳为一点:首页不适合短内容的产生和传播。针对这个问题,我们开始尝试把所有「分享」现有都功能和知乎社区做分离:

工程师开发出了第一个 Demo, 脱离了首页的「分享」变得非常简洁,按时间排序让用户不会错过任何内容,将焦点终于集中到了内容本身。每个参与试用的人都表示爱上了这个页面!我们还邀请了算法工程师,以高转化率为目标,针对低频用户(关注不足 10 人)设计了「好友推荐」、「内容推荐」等功能的方案。

第一版 Demo 几乎呈现一个全新的产品形态,Demo 的成功也激励了大家,每个人都对这个产品的未来给予厚望。

 

 

寻求「差异化」的启示

一段时间的 Demo 试用后,内部用户向我们提出了「差异化」的建议。从品牌商,我们也希望这个产品不仅是要和其他产品有差异,和知乎首页也要有差异,要让用户在更短的时间内认识这个新产品。

15

市面上逐渐趋同的信息流产品设计

互动的差异:用「鼓掌」表达情绪

在「想法」的界面里,每个内容卡片下都有一个「鼓掌」按钮,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,让创作者和浏览者都能通过互动,得到更多的认同感和参与感。

06

Like all good design, the process of getting to a simple solution is complex.

在设计之初,我们体验了各类产品的互动方式,经过各种讨论,我们开始从几个维度进行了思考:

多样化的表达方式

「想法」的定位虽然不同于回答或文章,但我们认为知乎的短内容在有价值的前提下也会是多元的。知乎回答拥有「赞同与反对」、「感谢作者」、「没有帮助」等多种操作;文章也可以被「赞」、被「赞赏」。因此在前期的情绪收集阶段,我们决定可以给用户提供多样的、丰富的情绪表达方式。

包含更多价值取向的互动功能

有时候,在聊天中一些用语言难以描述的感受,一个表情就可以表达的非常精准,我们认为这种表情就是拥有较高「信息量」的表情。👍、❤️、⭐️、👏 这些正反馈符号,同样也包含不同的信息量和程度,单纯的点「赞」之交在陌生人网络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较低,我们希望可以提供包含更多价值取向的互动功能。

找到贴合场景 (内容) 的情绪

Facebook 去年推出的 Reactions 给了我们一些启发。我们与熟悉社区氛围的同事合作,整理了一个潜在的、适用于「想法」的情绪列表。我们还邀请了插画师参与,希望在前期图形风格上能更多变、有趣。 (感谢 @园园 的支持与参与)

07

08

09

然后,我们产出了一些高保真原型,同时,也邀请了很多同事来测试以上方案的可行性。

通过 Demo 的试用,我们意识到现有设计方案并不理想

于是,我们试着只保留一个积极的和一个中性(偏消极)的,将 5 种情绪减少至 2 种。我们快速尝试了很多方案,并收集反馈。

10

整个过程中我们遇到非常多的挑战:

我们制作了原型来进行可用性验证。同时,我们还开始了另一条分支:在原型中使用不同的元素,从品牌的角度进行探索。

11

11

几个方案在一段时间的试用后反馈都不让人满意:

重新审视最初的目标 ── 让创作者和浏览者都能通过互动,得到更多的认同感和参与感。我们按重要程度梳理了所有问题,最终我们决定只保留一个元素。

在元素的选择上,我们不断回溯前期积累的结果,同时对每个元素进行了多维度的剖析和评审。「鼓掌」显露了明显优势,最终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。

12

我们还尝试了不同版本的「鼓掌」图形,让它拥有最佳的辨识度,并且和其他按钮在视觉上保持一致性。我们用动画让「鼓掌」更生动,还添加了音效和震动效果 (Taptic Engine) 。

13

来自用户的声音:「想法」发布上线后,「鼓掌」获得了很高的互动频率,受到了很多用户的喜爱。项目成员们都很开心。「鼓掌」是我们在新互动方式上的第一步尝试,未来我们会继续探索、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互动方式。

内容展示的差异:

对比之前第一版 Demo,最终的 Feed 卡片并没有很剧烈的变化。但我们在过程中思考了很多,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设计冲刺。

14

 

我们受到 Instagram Story, Facebook Large Text 等产品的启发,尝试从形式入手,产出了一些看起来非常不一样的方案。当方案展示在大家眼前时,有些人觉得眼前一亮,但更多人认为:方案过于喧宾夺主;复杂的形式并不适合图文、视频等内容的扩展;模版化和短内容但即时性相悖;目标受众不明确……

16-1

16-2

内容的差异

我们尝试将在 Feed 中插入更多信息,让信息流变得更独特。我们将评论按热度排序,并露出前 2 条,对比调研中看过的方案,用户不再需要页面跳转就能看到评论,在体验上非常体贴,大家甚至可以接受「形式上没什么差异」。

17

这个方案一度倍受青睐,工程师甚至完成了开发,我们在试用时发现,在页面停留时长似乎也变得更长了。

但方案的风险也逐渐暴露:我们让短内容聚集在一起,却在内容条目之间插入热门的评论内容,优质短内容聚集在一起的力量瞬间被削弱,整个产品的氛围也发生了变化。最终,我们放弃了没有必要的改变,让 Feed 卡片又重新回到起点。

过程中我们也重新思考了「差异化」是否真的重要?

屏幕只是一种新的媒介,信息传达的核心依然是内容。正如,几百年过去了,书籍的排版方式几乎没有任何变化,但书籍中内容的价值依旧是不可估量的。

18

▴ 西方第一本以活字印刷术出产成印刷品的主要书籍

 

内容的传播:转发一条「想法」

将短内容从知乎首页拆出来时,实际上也放弃了首页的分发红利。我们需要在 Feed 中为用户提供一个新的手段,确保潜在的热门、优质内容依然可以得到二次传播。

我们曾考虑让通过点赞 (Reaction) 附带内容的传播,但是让一个操作带来多种结果,会和用户的操作预期不符。让用户拥有掌控感是最初就确定的原则,我们还是选择增加「转发」功能来达到我们的目标。

传播必然会产生了新的分支信息,如何处置这些信息,是「转发」功能遇到的挑战。为了在方案沟通中避免其他信息元素的干扰,我们将「转发关系」画成了模型:

19

我们根据模型组织出几种界面方案:

20

同时我们也不断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:

因此,再不影响内容二次传播的目标下,我们对关系链做了最大程度的精简和取舍:

我们同样制作了模型来解释:

21

最终的设计方案:

22

 

帮人们结识新朋友

在「想法」发布半年后,我们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内容和值得关注的用户。

我们发现,用户会通过右上角的「编辑推荐」去发现更多内容、关注更多人,这部分用户在后续的使用中,也会更加的活跃,并且继续长期使用下去。于是我们尝试以「内容」「人」作为切入点,为现有用户提供了更多发现内容、消费内容的场所。

23

中间我们尝试了很多种不同的方案。从多个 Tabs 到拆分入口,希望尽可能自然的呈现这个功能,同时避免新模块形成「入侵感」

24

 

 

成果

「想法」为用户提供了更简单即时的内容分享、互动体验,人们在「想法」中产生了很多优质的、有价值的内容,也获得了更多认可和有深度的反馈

「人」的维度也帮助用户更快速的建立自己的关注关系,让新用户的更快地融入知乎,进一步带动了产品规模的增长,「想法」已经从一个新产品,成为了知乎社区重要的一部分,为「知乎」社区的多元化注入了力量。